河南演艺经济正引领消费新风尚,一场好戏正在上演。从建业电影小镇的压轴好戏《穿越德化街》,到喷空剧场创始人陈红旭的豫式幽默喜剧表演,再到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的水下表演和郑州奥林匹克中心的演唱会,河南的演艺活动丰富多彩。罗大佑在郑州大剧院的演唱会,以及“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”中现代技术与中华文明史的结合,都展示了河南演艺经济的魅力。观众在郑州看完演唱会后,纷纷选择线下聚餐,舞剧《朱鹮》在郑州上演,更是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“如意龙湖·船说郑州”城市水上演艺,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新文旅场景。
跨城追星成为年轻人的旅行新风尚,演唱会、景区演出、大小剧场演艺都热度不减。据省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,我省艺术表演高速增长,前5个月,全省规上服务业中艺术表演场馆实现营业收入增长96.6%,比一季度加快23.2个百分点。
演出演艺之所以火爆,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情绪价值。郑州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王宁表示,情绪价值正成为年轻一代的消费密码。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,推动着文化消费的多元市场。演艺也成为展示区域形象的新窗口,如“如意龙湖·船说郑州”城市水上演艺和“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”的剧目,都成为展现河南厚重文化的新IP。
演艺经济不仅带动了消费增长,还激活了城市文旅的“多米诺骨牌”,引发消费链式反应。比如,演唱会结束后的餐饮、交通、住宿、娱乐等消费,都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河南演艺经济如何走得更远?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《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政策措施》指出,将演艺演出作为8个重点文旅产业链群之一进行培育发展。河南省社科联副研究员张柏林分析,河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,可以快速联动,形成“演艺+全域旅游”的空间网络。
河南正以“场景创新+产业链延伸”的方式,深度激活“演艺+”的经济效应,推动文旅融合与经济发展。这个夏天,你是否已经来河南看演出了呢?